“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
“国务院去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已经提出了这个8%的目标,还提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说。
周子学说,粗略估算,201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约为4%,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约2.5%,高端装备制造业占约0.5%,生物产业占约0.3%,节能环保产业占约0.3%,其他产业占约0.4%。要实现2015年占8%、2020年占15%的目标,那么,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约为4.3万亿元(GDP按8%的增速计),占工业增加值的20%左右;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约为11.4万亿元(GDP按7%的增速计),占工业增加值的40%左右。
周子学指出,为实现上述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20112015年间要实现24.1%的年均增长速度,20162020年要实现21.3%的年增长速度。“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还将快于此增长速度。”
周子学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力。从产业关联角度看,IT产业与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十分密切。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一些新兴产业发展存在“一窝蜂”现象。一项针对全国新兴产业发展的调查显示:超过90%的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近80%的地区选择发展节能环保产业,60%的地区选择发展生物育种产业,50%以上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汽车。
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局长田静认为,由于多年的思维定式,各地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仍然延续着发展传统工业时的老路,投入的大量资金往往流入后端的制造环节,甚至直接去购买国外的生产线。
与此同时,新兴产业领域的很多高端产品依然要依赖进口。“在高端装备领域,80%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40%的大型石化装备、70%的汽车制造关键设备及先进集约化农业装备仍依靠进口。”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说。